中毒,吃猪食、淋巴肉,“饲料”食材?作为公益性的地方,学校食堂,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还有幼儿园食堂,为啥非要商业性外包? ●山东一学校食堂疑给学生吃猪食 山东烟台海阳英才实验学校是当地人眼中的“贵族学校”,学费一年过万,但就读的孩子好多出现肚子疼。 2016年10月10日,家长们相约冲到了学校的食堂一探究竟。家长从食堂冷柜里翻出来的排骨是黑色,编织袋中的肉馅闻起来一股臭味,馒头已经长了毛。西红柿干瘪腐烂,鸡蛋发黑、蛋壳破裂,装玉米面的袋子上印着“饲料”等字样。厨房里刷碗筷的水也是黑的。 当天,上百名家长到学校讨说法,并到当地政府部门,投诉举报该学校食堂存放鸡饲料、猪饲料,熬稀饭给学生喝,给学生吃淋巴肉、猪食等问题食品。 其中可怕的是,长期吃淋巴肉,对身体的杀伤力无疑是巨大的,很多癌症就是这么来的。 ●成都一小学食堂食材疑发霉,致学生拉肚子长期便血 2019年3月12日晚,多名家长在微博上发帖表示自家孩子就读的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小学部食堂,疑似使用过期变质的食物进行加工。家长们提供给上游新闻记者的图片显示,部分食物出现了疑似霉变等情况,食堂中也有大量的添加剂。 当地还对12名阻挠民警执法的家长等人员使用了警用催泪喷射器,被强制带离,并在当日下午先后被教育释放。 该学校食堂,是由四川德羽公司承包的,而德羽集团长期赞助四川省中学校长协会——“校长之家”的多场活动,推广模式类似长春长生。长春长生疫苗的推广方式,就是通过赞助各地疾控中心的各种会议,甚至给予奖励,以此获得人脉关系。 ●外包——权力寻租的替罪羊 不管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食堂经营都应该是公益性的。学校食堂“层层转包、以包代管”,毒害的是我们的下一代。 学校内的食堂,市场竞争和行政监管难以触及,处于比较封闭的环境之内,加之食堂与学校往往有利益勾连,这种“三不管”情况下,很容易曝出食品安全事件。 地方政府普遍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将学校食堂外包。在实际运行中,频繁出现学校食品安全事故。承包商“缺乏商业道德”,在承包食堂中时常行贿,不断出现校长从中捞取好处的事例。一个利益共同体,就在校长与食堂承包商之间形成,饭菜价格高企,食品安全问题就多了。 外包只是一种餐饮服务提供方式,但是离开了决策和管理方式的透明,外包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权力寻租的替罪羊。 2016年10月,河北正定县弘文中学数十名学生发生食物中毒,当地高度重视,迅速查封了学校食堂分餐处,相关校领导被撤职;12月,河南信阳发生了学校食物中毒事件,一所学校数十名学生食物中毒,涉事学校校长和分管副校长被免职。 ●“透明食堂”视频监控 2017年4月,教育部发了文,鼓励中小学校、幼儿园在厨房、配餐间等安装监控摄像装置,严格食品加工制作,实行实时监控,自觉接受学生及家长监督。多地校园食堂后厨实现了电视或网络直播。 湖北、四川、辽宁、浙江等地的部分中小学、幼儿园、大学校园食堂的后厨已经实现视频监控,并在就餐区以电视直播的方式展现在师生面前。 山东青岛启动了“食安亮化”网上视频直播工程,记者登录“爱青岛”APP后,可以观看到数十所中小学、幼儿园的后厨直播,包括配餐、消毒洗碗等各个环节的监控,公众可以通过手机随时进行监督。 ●学校食堂一律不得对外承包 湖南的学校食堂就严禁承包经营。2010年4月22日,湖南省长沙市教育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卫生局联合开展全市中小学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检查,其中“学生食堂由学校经营,不承包经营”成“一票否决”指标。违反,就会被吊销食品卫生许可证,予以关闭。 2012年3月20日,贵州省建成9961个农村中小学食堂全部投入使用。贵州同时规定,全省中小学、幼儿园的食堂,一律不得对外承包。 曾几何时,好多领域,由老百姓承担代价“买单”的,都“与国际接轨”实行了市场化,这些改革的成本多由弱势群体来承担!这些举动,其实是“冒群众之大不韪”的“掩耳盗铃”,最终损害的是群众利益。道貌岸然地加重了群众负担。 国外那么多国家,老百姓没去过。都是这样的吗?他们的改革背景和配套措施到底是怎样的呢? 貌似正经的纸里,能一直包着群众的窝火吗?(孟陵羽) |